綠色建筑不等于建筑綠化
發布時間:2015-06-09 點擊量:2556
屋頂上建有花園,外立面做上立體綠化,就是綠色建筑嗎?昨日,國際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高峰論壇在會展中心舉行。專家們輪番上臺,用數字、用實例,告訴大家什么才是真正的綠色建筑。
節能建筑不一定是綠色建筑
所謂綠色建筑,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,最大限度的節能、節地、節水、節材、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,與自然和諧共生。對居民們來說,綠色建筑意味著使用空間健康、適用和高效。若是僅僅采用綠化措施,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,綠色建筑不等于建筑綠化,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顧問總工趙士懷解讀了目前存在的誤區。
綠色建筑是否等于節能建筑?趙士懷表示,綠色建筑是節能建筑,但節能建筑不一定就是綠色建筑,因為綠色建筑除了要節能,還要節地、節水、節材和環保。
綠色建筑落實到設計上該如何操作,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總工馮雅,用各類實際案例和親身經驗,給大家上了一課。在設計綠色建筑時,要充分考慮到當地氣候條件,能良好適應氣候的才是綠色建筑。
綠色建筑不等于高科技
眾多相關條例,細致的評價標準,眼花繚亂的專業名詞,總會讓人將綠色建筑和高科技畫上等號。專家們卻告訴大家,綠色建筑不等于高科技。趙士懷說,綠色建筑強調的是材料可循環利用和充分本土化,技術也應具有地區適宜性。以南北方為例,條件氣候的不同,在建筑的采光、保暖、遮陽等設計上就可采用不同技術方法,并不是一味堆砌技術。
此外,綠色建筑既不是統一的建筑風格,也不是只追求功用而放棄外觀的建筑。有地區特色,適宜當地氣候,是專家們強調的重點。
【專家觀點】
趙士懷
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顧問總工,教授級高工,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。
傳承文化底蘊打造本土化建筑
我省完善了綠色建筑相關的標準體系,最近還批準發布了綠色建筑設計規范、評價標準和配套文件。為了大力發展綠色建筑,我省注重人才隊伍建設和骨干培訓,設立了綠色建筑運行管理機構。截至去年12月31日,我省共有43個綠色建筑項目。
隨著相關政策文件的貫徹執行,我省綠色建筑將迎來高速發展期。新標準發布實施后,綠色建筑會進入常態化發展階段。我省綠色建筑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,傳承文化底蘊,打造富有區域色彩的本土化建筑。
楊仕超
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任建筑節能研究所所長,教授級高工。
綠色建筑新標準全面“升級”
4月15日,住建部發布了新版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,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。無論是適用范圍,還是評價指標體系,新版《標準》都有了一定“升級”。
新版《標準》將適用建筑類型由原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辦公建筑、商場建筑、旅館建筑,擴展到了民用建筑各主要類型。評價定級方法更加細化,以得分率來衡量建筑實際達到的綠色程度。
馮雅
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總工、教授級高工、建筑技術科學博士,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學科帶頭人、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獲得者。
綠色建筑既要好用又要節約
綠色建筑實際上是適宜的建筑新技術的技術集成,從設計方法上來看,需要精心設計、優化設計。將建筑藝術和綠色建筑相結合,是建筑師目前面臨的挑戰。綠色建筑并不是各類技術的堆砌,而應是好看、節約、功能好用的建筑。
綠色建筑最顯著的特點是氣候的適應性,建筑師要考慮的是如何利用建筑熱、聲、光、通風等建筑技術科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,達到人所需要的室內環境。要對設備和系統運行狀態進行實地測量,把系統設備調節和修整到設計的目標狀態。
林樹枝
廈門市建設局副局長、總工、教授級高工、工學博士、博士生導師、全國超限高層建筑抗震設防審查專家。
推廣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
推動綠色建筑發展,要以工業化為手段、產業化為平臺,重點解決標準化、預制裝配、全裝修、部品集成和新技術應用等問題。其中,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建筑,是綠色建筑的典型代表。盡管是個老概念,但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在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應用明顯滯后。
相對于傳統設計,裝配式建筑更加需要建立一套相對完整的標準化設計體系。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施工,更注重對質量、成本、工期、效果與環保的綜合評價。
轉載:互聯網